澳门永利唯一官网304立足学校多学科优势,依托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西部战区总医院的医学学科综合优势和临床优势,遵循学校“生医拓展、交叉融合、智能引领”的发展思路,以“入主流、瞄前沿、强特色、精英化”为办学思想,以“医工结合”为路径,主动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医学科技创新需求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需求,扎实推进具有“医工结合”特色的研究型澳门永利唯一官网304建设。
  
 
 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签约仪式                                 与西部战区总医院合作签约仪式                
 学院现拥有临床医学(学术型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已经建立起了一支以张兴栋、戴尅戎为双聘院士等多名临床专家学者组成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团队126人(含附属医院)。学院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心血管内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分中心、运动康复与中医骨伤四川省临床研究中心、胰腺损伤与修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模拟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等科研平台和基地,建立起了以“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为培养目标,由课程、实践、质量保证与支撑三大部分构成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澳门永利唯一官网304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目录
 100200 临床医学(全日制,不区分二级学科方向)
 107200 生物医学工程(全日制,医学学位)
 学科及导师招生信息
 一、临床医学(100200,不区分二级学科方向)
 1.学科介绍
 学院于2016年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020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119名,依托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澳门永利唯一官网304)12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专科)和西部战区总医院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重点学科,5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2个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等医学学科综合优势和临床资源优势,面向临床医学学科国际前沿,逐步形成了心血管疾病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精准医学、胰腺损伤与修复研究、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研究、高原医学、康复医学等临床研究方向。自2017年以来,已培养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240名(其中已毕业研究生99名),经过六年建设,本学位点已经建立起了以医科、工科相结合为特色的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2.导师(团队)招生信息(可点击团队名称或导师姓名进入详情页)
 心力衰竭研究团队
 本团队是一个医工交叉融合跨学科的创新团队,成员来自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学、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磁学、材料学等各领域专家,其中包括博导3人、硕导4人,博士6人,国家级特聘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带头后备人员1人,四川省特聘专家1人,四川省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团队目前主要围绕ENVISION研究(心力衰竭器械治疗)进行医学与材料学、生物工程学及磁学等进行深入合作研究。医学团队的研究方向同时包括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肿瘤心血管病学,心血管康复医学及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控及管理等,累计承担省、市各级课题及国际多中心研究逾10项,主编/参编学术专著5部,发表SCI收录论文10多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研项目经费逾200万。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徐俊波 | 
     主任医师 | 
     心力衰竭的机制及药物器械治疗措施           | 
    
    
     | 黄  刚 | 
     主任医师 | 
    
    
     | 靳忠民 | 
     教授 | 
    
    
     | 屈树新 | 
     教授 | 
    
    
     | 邓自刚 | 
     教授 | 
    
    
     | 张小刚 | 
     副研究员 | 
    
    
     | 张亚丽 | 
     副教授 | 
    
    
     | 何  韵 | 
     实习研究员 | 
    
    
     |      联系邮箱 | 
     oigg22@126.com | 
    
   
  
  
  
 
 心血管内科研究团队
 本团队依托西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组建。西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1958年,是集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和联勤保障部队高原病科技创新团队,拥有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紧跟医学发展前沿,采用各项新技术诊断和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学科带头人杨永健是联勤保障部队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待遇五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天府科技领军人才,四川省天府名医,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现任职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血管结构与代谢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近五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15,主持中央军委后保部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等一系列科研课题。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杨永健 | 
     主任医师 | 
     冠心病、高原性心脏病                  | 
    
    
     | 杨大春 | 
     主任医师 | 
    
    
     | 王  强 | 
     副主任医师 | 
    
    
     | 李  霜 | 
     副主任医师 | 
    
    
     |      联系邮箱 | 
     308363782@qq.com | 
    
   
  
  
  
 
 呼吸系统疾病精准医学团队
 
 本团队主要由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组成,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精准医学研究。团队中含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高级职称2人,博士3人,海外留学人员5人。本团队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成都市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成都市新冠应急攻关重大项目等34项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近600万,在研经费400余万。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级奖项;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单篇最高引用次数超过200次;最高影响因子达46.297。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李国平 | 
     主任医师 |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及靶点研究          | 
    
    
     | 何  翔 | 
     副研究员 | 
    
    
     | 刘胜斌 | 
     助理研究员 | 
    
    
     | 熊安英 | 
     主管技师 | 
    
    
     | 王俊轶 | 
     主治医师 | 
    
    
     | 张  雷 | 
     医师 | 
    
    
     | 蒋蔓灵 | 
     医师 | 
    
    
     |       联系邮箱 | 
     xiangge530@hotmail.com | 
    
   
  
  
  
 
 肥胖与代谢医工结合实验室导师团队
 本团队由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组成,致力于肥胖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和药物减重治疗,以及膳食处方、运动处方与生活行为认知干预,为国内首家减重代谢手术超过1000台的团队,也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学科建制最完善的减重代谢研究团队。团队牵头获得2020年成都市政府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际和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2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 32篇,参编专著1本,参与临床指南编写2项。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刘雁军 | 
     主任医师 | 
     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                    | 
    
    
     | 张彤彤 | 
     副研究员 | 
    
    
     | 王梦媛 | 
     主治医师 | 
    
    
     | 郑雅娴 | 
     主治医师 | 
    
    
     | 王  蒙 | 
     主治医师 | 
    
    
     | 张元川 | 
     主治医师 | 
    
    
     |       联系邮箱 | 
     163zttong@163.com | 
    
   
  
  
  
 泌尿外科团队
 本团队由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等科室组成的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泌尿系肿瘤,结石和感染性疾病。团队获得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卫健委,成都市科技局等多项课题,目前在研经费100多万,成员发表包括SCI在内的学术论文40余篇。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卓  晖 | 
     主任医师 | 
     泌尿系肿瘤,结石,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 基础研究  | 
    
    
     | 袁仁斌 | 
     副主任医师 | 
    
    
     | 曹  敏  | 
     主治医师/副研究员 | 
    
    
     |        联系邮箱 | 
     caoxiaomm137@zju.edu.cn | 
    
   
  
  
  
 
 功能性胃肠病研究团队
 本团队由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实验医学研究部(四川省甲级重点实验室)和消化科(国家消化疾病研究中心四川分中心)人员构成,重点探索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和消化不良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及相关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技术及理论基础。团队现有高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2名和硕士生4名。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郭元彪 | 
     研究员 | 
     功能性胃肠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       | 
    
    
     | 伍丽萍 | 
     副主任医师 | 
    
    
     | 王  琼 | 
     副主任医师 | 
    
    
     | 王欣欣 | 
     医师 | 
    
    
     | 龚前园 | 
     助理研究员 | 
    
    
     | 蒲春兰 | 
     助理研究员 | 
    
    
     | 孙悦珊 | 
     研究实习员 | 
    
    
     | 刘  丽 | 
     医师 | 
    
    
     | 董培雯 | 
     医师 | 
    
    
     |        联系邮箱 | 
     Guoyuanbiao@swjtu.edu.cn | 
    
   
  
  
  
 临床分子诊断研究团队
 本团队依托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成立,是成都市属首家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实验室、成都市属首家通过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IOS15189认可的实验室、成都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临床医学检验部拥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和高素质人才,现有员工93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博士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国家级学术专委会委员4人次;省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人次、委员5人次。近年来荣获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贰等奖1次;成都市科技奖二等奖2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2部;授权或申请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团队带头人具有优秀细胞分子生物背景,长期致力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纤维化等相关疾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药物研究;在相关领域发表了数十篇的高水平研究论文,积累了雄厚的工作基础。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陈  欣 | 
     副研究员 | 
     缺血再灌注损伤、纤维化相关疾病分子机制 及药物研究  | 
    
    
     | 刘华伟 | 
     主任技师 | 
    
    
     | 骆贞红 | 
     主管技师 | 
    
    
     | 杨莉莉 | 
     主任技师 | 
    
    
     | 杨  清 | 
     主任技师 | 
    
    
     | 张  玲 | 
     主任技师 | 
    
    
     |      联系邮箱 | 
     xinchencd@126.com | 
    
   
  
  
  
 神经内科&儿童神经精神发育团队
 本团队由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及儿童神经病学团队组成,神经内科是成都市神经疾病研究所,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神经病学基地、四川省神经病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本团队现有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12人。团队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儿童神经精神发育、脑损伤与修复、癫痫、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重症科研与临床。本团队现有在研项目18项,近3年累计发表SCI和中文期刊60余篇,获得多项省市级科技奖励。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柳  华 | 
     主任医师 | 
     脑血管病、儿科学、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生物信息学研究、意识障碍与癫痫、神经重症方向       | 
    
    
     | 谢  江 | 
     研究员 | 
    
    
     | 王  蕾 | 
     主任医师 | 
    
    
     | 朱  曦 | 
     副主任医师 | 
    
    
     | 高  励 | 
     主任医师 | 
    
    
     | 刘  艳 | 
     主任医师 | 
    
    
     |       联系邮箱 | 
     liuhua@swjtu.edu.cn | 
    
   
  
  
  
 神经外科颅脑创伤研究团队
 本团队依托于西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建立。团队成员包括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3人,主治医师1人。团队深入研究颅脑创伤及其后遗症的发病机制,尤其关注高原环境下颅脑创伤后遗症的早期防治策略研究。近5年来,在医院、学院各级党委的关心帮助下,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培养硕士研究生19人;培养“军队学科拔尖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团队成员先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国际名校访问进修。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3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3项、军队重点项目4项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2018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20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树海峰 | 
     主任医师 | 
     颅脑创伤后遗症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 | 
    
    
     | 马  原 | 
     副主任医师 | 
    
    
     | 余思逊 | 
     副主任医师 | 
    
    
     | 陈  欣 | 
     主治医师 | 
    
    
     | 杨  涛 | 
     副主任医师 | 
    
    
     |         联系邮箱 | 
     shuhaifeng@swjtu.edu.cn | 
    
   
  
  
  
 
 消化系统肿瘤研究团队
 本团队由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省乙级重点学科,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四川分中心)主要成员构成,现有硕士生导师3名,博士3名,实验助理1名;主要开展消化系统肿瘤内镜诊治、早期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的基础结合临床研究,以及ESD术后创面修复,抗狭窄温敏凝胶构建的医工结合研究。团队成员担任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消化内镜专委会副主委、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副主委、省消化专委会青委副主委,可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专业的实验平台及学术交流平台。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孙晓滨  | 
     主任医师 | 
     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新的治疗靶标的研究; 医工结合:用于ESD术后创面修复,抗狭窄温敏凝胶的构建  | 
    
    
     | 单  晶 | 
     副主任医师 | 
    
    
     | 刘  蕾 | 
     副研究员 | 
    
    
     | 郝雅莹 | 
     研究助理 | 
    
    
     |       联系邮箱 | 
     Xbsun1197@163.com | 
    
   
  
  
  
 麻醉团队
 本团队由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组成,目前研究方向为医工结合新型麻醉药物制备及其应用、严重脊柱畸形患者围术期医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团队主持多项省部级、市级等课题,近三年团队累计发表包括SCI收录文章3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郑传东 | 
     主任医师 | 
     医工结合新型麻醉药物制备及其应用; 严重脊柱畸形患者围术期医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 许明星 | 
     副主任医师 | 
    
    
     | 陈  涛 | 
     副主任医师 | 
    
    
     | 夏克枢 | 
     副主任医师 | 
    
    
     | 李  强 | 
     副主任医师 | 
    
    
     |        联系邮箱 | 
     yuqian@my.swjtu.edu.cn | 
    
   
  
  
  
 急诊医学团队
 本团队由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组成,本团队成员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1名。团队目前主要围绕心肺复苏、脓毒症及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相关机制的研究及相应诊疗策略的临床研究。近三年承担省市级课题4项,合作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8篇,核心论文数篇,出版专著2本。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项  涛     | 
     主任医师   | 
         心肺复苏、脓毒症、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相关机制的     基础研究及相应诊疗策略研究  | 
    
    
     | 张晓东 | 
     副主任医师 | 
    
    
     | 罗  丽 | 
     主治医师 | 
    
    
     | 孙玉芳 | 
     主治医师 | 
    
    
     | 卓广英 | 
     主治医师 | 
    
    
     | 代  航 | 
     主治医师 | 
    
    
     |       联系邮箱 | 
     1142752929@qq.com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团队
 本团队由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市重点建设学科)主要成员构成,有硕士生导师1名,博士4名,团队成员有四川省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四川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常委、第三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常委,成都市抗癌协会放疗与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四川省头颈外科学会常委,四川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委员、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学会委员,四川省妇幼保健学会耳鼻喉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四川省头颈分会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耳毒性聋的发病机制研究、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研究。团队目前有在研经费170多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市厅级科研项目研究,近年团队发表包括SCI在内的学术论文40余篇。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张建辉 | 
     主任医师 | 
     耳毒性聋的发病机制研究;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 
    
    
     | 赵  冲 | 
     主治医师 | 
    
    
     | 唐冰洁 | 
     住院医师 | 
    
    
     | 田  洋 | 
     助理研究员 | 
    
    
     |      联系邮箱 | 
     zhangjianhuiok@163.com | 
    
   
  
  
  
 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
 本团队4人,团队带头人罗勇主任医师现任职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主任、成都市心脏大血管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业务主任。现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冠心病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学会(ISMICS)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心内外科学运重建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专家,中国冠心病外科术后二级预防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专家,《心血管病学进展》副主编。科室目前年手术量600余例,技术力量雄厚,治疗领域广泛,是四川省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心脏大血管外科之一。团队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有SCI文章4篇,出版专著两部,发明新型实用专利3项。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罗  勇 | 
     主任医师 |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老年瓣膜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 
    
    
     | 程力剑 | 
     副主任医师 | 
    
    
     | 陈  杰 | 
     主治医师 | 
    
    
     | 费俊杰 | 
     主治医师 | 
    
    
     |        联系邮箱 | 
     414943599@qq.com | 
    
   
  
  
  
 肾内科团队
 本团队由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成都市肾病质控中心)主要成员构成,有硕士生导师2名,博士3名,团队成员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成都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医疗保健促进会常委理事及肾病专委会副主委、四川省康复医学会肾病分会常委、中国中关村血液净化创新联盟西部分会常委、成都市肾病质控中心主任、成都市医学会肾病分会副主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血液净化及血管通路。团队目前有在研经费100多万,项目负责海外课题、四川省卫健委、四川省医学会、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卫健委等多项课题, 参研国家十二五课题、国家发改委子课题、科技部子课题,近年团队发表包括SCI在内的学术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获四川省医学奖、成都市医学会及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主编慢性肾脏病专著2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龚  蓉 | 
     主任医师 | 
     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血液净化 | 
    
    
     | 舒  英 | 
     副主任医师 | 
    
    
     | 童玉娜 | 
     主治医师 | 
    
    
     | 廖宇捷 | 
     主治医师 | 
    
    
     | 邓云蕾 | 
     主治医师 | 
    
    
     | 张俊林 | 
     医师 | 
    
    
     |        联系邮箱 | 
     gongr2006@sina.com; 383493787@qq.com | 
    
   
  
  
  
 神经外科团队
 本团队依托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组建,科室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0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人,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8名;博士4人,硕博学历覆盖率(医师)超80%。科室现承担国际科研项目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每年派出科室骨干至国内外先进神经外科中心学习,并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外科中心、Texas A&M University、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建立密切学术往来。科室(及医院)技术力量雄厚,设备仪器先进,现拥有SIEMENS Magenetom 3.0T高清核磁、256 Slice双源极速CT、数字显影血管成像(DSA)、高清神经内镜系统、神经导航立体定向系统、术中(脑皮质)电生理检测、神经重症多模块多参数监测系统等先进设备,可很好实现精准微创的手术需求及无“微”不至的围术期护理目标。
 亚专业组包括肿瘤专业组,脑血管病专业组,神经功能疾病专业组三个方向四个治疗组;主要诊疗疾病如下: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颈血管及脑血管狭窄缺血性病变、高血压脑出血)、肿瘤性病变(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转移瘤等)、功能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脑积水、脑瘫等)、脊柱脊髓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退行性疾病、脊髓肿瘤和脊髓血管畸形)、颅脑损伤疾病(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伤、硬膜下/外血肿等)。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张孙富 | 
     副主任医师 | 
     脑血性研究;脑肿瘤研究;脑免疫研究     | 
    
    
     | 刘盛明 | 
     副主任医师 | 
    
    
     | 蔡俊杰 | 
     副主任医师 | 
    
    
     | 杨文勇 | 
     助理研究员 | 
    
    
     | 孔  滨 | 
     主治医师 | 
    
    
     | 董星宇 | 
     主治医师 | 
    
    
     | 侯  敏 | 
     主治医师 | 
    
    
     | 李  强 | 
     主治医师 | 
    
    
     | 方  升 | 
     主治医师 | 
    
    
     | 张  扬 | 
     医师 | 
    
    
     | 罗杰文 | 
     医师 | 
    
    
     | 何宇豪 | 
     医师 | 
    
    
     |        联系邮箱 | 
     ywenyong@hotmail.com | 
    
   
  
  
  
 老年医学研究团队
 本团队依托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组建。科室成立于2019年,经过2年多的发展目前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衰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于2022年获批成都市市级重点学科;科室目前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评),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5人,护理团队2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科室设置心肺运动康复室,设备1台心肺运动测试仪,2台心肺康复运动仪。设动态心电图/血压监测室,呼吸睡眠监测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肺运动康复(包括心衰、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心肺疾患的康复)、慢病管理及继发性高血压等方向。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吴  镜 | 
     主任医师 | 
     心脏康复、高血压、心力衰竭、慢病管理   | 
    
    
     | 曾  健 | 
     主治医师 | 
    
    
     | 王  超 | 
     主治医师 | 
    
    
     |        联系邮箱 | 
     wujing3052@163.com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团队
 本团队依托西部战区总医院康复医学科组建,学科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学重点学科、全军截瘫诊治康复中心、四川省中医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第七、九届主任委员单位。团队成员共8人,包括3名正高,3名副高;2名博导、1名硕导,2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王文春 | 
    主任医师 | 
    脊髓损伤康复基础与临床研究;          康复设备研发与临床应用研究; 高原病康复防治研究; 训练伤(运动损伤)防治与康复研究  | 
   
   
    | 呼永河 | 
    主任医师 | 
   
   
    | 张安仁 | 
    主任医师 | 
   
   
    | 庞日朝 | 
    副主任医师 | 
   
   
    | 刘建成 | 
    主治医师 | 
   
   
    | 温伯平 | 
    副主任医师 | 
   
   
    | 董  超 | 
    副主任医师 | 
   
   
    | 苟  翔 | 
    主管治疗师 | 
   
   
    |        联系邮箱 | 
    wwc1977@foxmail.com | 
   
  
 
  
 骨科关节外科研究团队 
 本团队依托西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关节外科组建,团队带头人是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团队各成员均为医学博士,并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团队在关节外科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目前研究方向聚焦于骨关节炎的遗传及代谢发病机制、软骨损伤的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重建,并建设有生物样本库。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类省部级重点课题及院校及科研课题10余项,现有研究经费160余万元。近年来团队成员担任多家杂志编委,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12.12分。相关研究成果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谢庆云 | 
     副主任医师 | 
     人工关节置换及运动医学;骨关节炎发病机制; 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重建软骨损伤  | 
    
    
     | 陈  松 | 
     副主任医师 | 
    
    
     | 王  维 | 
     副主任医师 | 
    
    
     |       联系邮箱 | 
     xqingyun@163.com | 
    
   
  
  
  
 心电生理、起搏与冠脉团队
 本团队依托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组建,科室为国家重点专科、省甲级重点学科、成都市首批重点专科、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国家卫健委介入手术培训基地。科室现有145床位,5个病区,拥有心脏导管室4间、ECMO、4台DSA数字血管造影机、Carto三维标测系统、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腔内超声等多台先进设备。擅长心血管介入,开展新技术 35 项,包括国内首例化学消融、西南首例房颤消融、省内首例 CCM+ICD 等,编入《四川省医学史》。团队拥有博导1名,硕导4名,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委员3名,《中华心律失常杂志》编委2名,《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副主编1名;累计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 高影响因子10篇(最高14.5);授权发明专利9项。团队依托澳门永利唯一官网304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拥有实验室约1500m2,科研设备约3000万,进行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心血管器械创新与开发,心血管疾病大数据AI诊疗以及智能精准诊疗等研究。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蔡  琳 | 
     主任医师 | 
     电生理与起搏方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血管器械表面工程;动脉粥样硬化纳米诊疗; 心血器械精准治疗  | 
    
    
     | 刘汉雄 | 
     主任医师 | 
    
    
     | 秦地茂 | 
     主任医师 | 
    
    
     | 李  欣 | 
     助理研究员 | 
    
    
     |       联系邮箱 | 
     cailinwm@163.com | 
    
   
  
  
  
 肺动脉高压研究团队
 本团队依托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组建,研究方向为肺动脉高压的精准治疗。团队主要由中青年医生组成,含高级职称2名,年龄结构合理。团队目前在研项目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2022年7月,附属医院成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的第一批成员单位(四川地区仅华西医院和我校附属医院获批)。肺动脉高压为多种病因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诊治难度大,需要临床综合管理,如何优化治疗方案、精准化的治疗是本团队研究的方向。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王引利 | 
     主任医师 | 
     肺动脉高压相关研究                 | 
    
    
     | 汪  汉 | 
     副主任医师 | 
    
    
     | 杨萌萌 | 
     主治医师 | 
    
    
     | 房晨鹂 | 
     主治医师 | 
    
    
     |       联系邮箱 | 
     714689546@qq.com |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信息表
 
  
   
    
       姓名  | 
       职称  | 
             研究内容  | 
             电子邮箱  | 
    
    
      崔  旭   | 
     主任医师/教授  | 
     骨替代材料和药物缓释材料  | 
     cuixuprossor@163.com  | 
    
    
      汤礼军   | 
     主任医师  | 
     胰腺损伤与修复;高原疾病相关脏器损伤  | 
     13258198900@163.com  | 
    
    
      李沙丹   | 
     主任医师  | 
     HPG器官保存液的离体器官保护效果及肾移植 患者感染疾病的规范化诊治  | 
     lishadan2005@163.com  | 
    
    
      周  洋   | 
     主任医师  | 
     超声分子影像学,超声诊治一体化  | 
     hansenzy@126.com  | 
    
    
      吕海龙   | 
     主任医师  | 
     肝胆胰疾病,肝包虫  | 
     Lvhl1999@126.com  | 
    
    
      刘早阳   | 
     主任医师  | 
     低剂量CT肺癌早期筛查、非小细胞肺癌术后 ctDNA含量及预后评估  | 
     liuzaoyang2009@163.com  | 
    
    
     裴海峰  | 
     主任医师  | 
     高原缺氧性心血管重构的相关研究  | 
     peihaifeng@swjtu.edu.cn  | 
    
    
     戴睿武  | 
     主任医师  | 
     胰腺创伤与修复的机制研究;高原胰腺疾病研究  | 
     dairuiwu@126.com  | 
    
    
      杜丽娟   | 
     副主任医师  | 
     肛肠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 
     3429287@qq.com  | 
    
    
      李志强   | 
     副主任医师  | 
     骨组织工程与脊柱外科  | 
     lzqsw_81@163.com  | 
    
    
      林  宁   | 
     副主任医师  | 
     高原习服的人群和动物研究  | 
     helenmedic@yeah.net  | 
    
    
      廖冬发   | 
     副主任医师  | 
     骨关节炎发病机理、创伤骨科  | 
     1532907286@qq.com  | 
    
    
      骆助林   | 
     副主任医师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312085088@qq.com  | 
    
    
      罗  皓   | 
     副主任医师  | 
     肝干细胞恶性转化及肝损伤修复  | 
     luohao@swjtu.edu.cn  | 
    
    
      赵友光   | 
     副主任医师  | 
     泌尿系肿瘤形成的潜在分子机制及规范化治疗  | 
     Zhaoyg717@126.com  | 
    
    
      何思毅   | 
     副主任医师  | 
     心肌慢性缺氧适应的分子调控机制  | 
     hesiyi@vip.163.com  | 
    
    
      程  龙   | 
     副主任医师  | 
     胆汁酸及其相关受体在胆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 作用与机制研究  | 
     tmmulong@163.com  | 
    
    
      魏  萌   | 
     副主任医师  | 
     炎性关节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  | 
     weimengwm@sina.com  | 
    
    
      刘  达   | 
     副主任医师  | 
     骨质疏松骨折机制研究;脊柱内固定研发  | 
     liuda313@163.com  | 
    
    
      徐  伟   | 
     副主任医师  | 
     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和骨创伤  | 
     xuwei8716@163.com  | 
    
    
      李力韬   | 
     副主任医师  | 
     脊柱外科、抗菌及止血纳米生物材料  | 
     lltop_1@sina.com  | 
    
    
     汤善宏  | 
     副主任医师  | 
     肝衰竭及肝再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 
     shanhongtang@163.com  | 
    
    
     易  海  | 
     副主任医师  |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 
     yihaimail@163.com  | 
    
    
     王财儒  | 
     副主任医师  | 
     骨科金属植入物研发、股骨头坏死  | 
     cairuwang@126.com  | 
    
    
      符金娟   | 
     主治医师  | 
     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13883707420@163.cm  | 
    
    
      杜  超   | 
     主治医师  | 
     离子通道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76147067@qq.com  | 
    
    
      李可洲   | 
     教授  | 
     肝胆胰外科临床,胰腺外科应用基础  | 
     kzlchina@hotmail.com  | 
    
   
  
  
  
 二、生物医学工程(107200,医学学位)
 1.学科介绍
 本学位点是学院最早建立的学位点之一。本学位点围绕人类健康和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医工交叉学科发展前沿,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学检测、智能化药物载体材料、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等多个研究方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0项,总经费600余万元;建成了组织与再生医学实验室、生物医学制造实验室、生物医药实验室、分子生物医学实验室、细胞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精密仪器测试室等先进实验室。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科研素质,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研究与设计、产品与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研和技术人才。
 2.导师(团队)招生信息
 数字医学3D 打印与康复机器人实验室团队
 由学院兼职导师戴尅戎院士与王金武教授牵头,主要从事数字医疗、生物 3D 打印的研究,针对临床中的骨植入物、骨修复产品不可降解,生物活性低、引导修复能力有限、不可个性化订制等瓶颈问题,对现有可降解复合材料、生物墨 水、干细胞等组织工程技术进行研究,研发并优化现有生物3D 打印设备, 在此基础上研发组织工程产品并进行临床转化。
 
  
   
    
     | 团队成员 | 
     职    称 | 
     主要研究方向 | 
    
    
     | 王金武 | 
     主任医师 | 
     基础医学、转化医学、生物医学影像技术、 医疗器械及其临床应用  | 
    
    
     | 戴尅戎 | 
     工程院院士 | 
    
    
     |       联系邮箱 | 
     clan@sjtu.edu.cn |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信息表
 
  
   
    
     姓名  | 
     职称  | 
     研究内容  | 
     电子邮箱  | 
    
    
     翁  杰  | 
     教授  | 
     生物医用材料  | 
     jweng@swjtu.edu.cn  | 
    
    
     郭泰林  | 
     教授  | 
     抑疤痕美容修复水凝胶的制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生物材料微纳结构成骨诱导机制研究; 高海拔超长深埋隧道施工作业人员健康干预技术  | 
     tlguo@swjtu.cn  | 
    
    
     雷  涵   | 
     副教授  | 
     疫苗递送载体  | 
     hlei@swjtu.edu.cn  | 
    
    
     陈星羽  | 
     副研究员  | 
     生物膜启迪的再生医学材料; 智能水凝胶或微针的制备及应用  | 
     chenxy@swjtu.edu.cn  | 
    
    
     杨  光  | 
     副研究员  | 
     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 体外诊断材料及技术  | 
     Gyang@swjtu.edu.cn  | 
    
    
     谭  欢  | 
     副教授  | 
     生物医用材料、新型药物载体  | 
     tanhuan@swjtu.edu.cn  | 
    
    
     王  兴  | 
     副研究员  | 
     中药药物动力学  | 
     wshing@swjtu.edu.cn  | 
    
    
     侯  君  | 
     副主任药师  | 
     肿瘤心脏病学生物活性材料  | 
     Jun_hou@yeah.net  | 
    
    
     周龙甫  | 
     高级工程师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解偶联蛋白2调控铁死亡分子机制  | 
     308835589@qq.com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028-87634255,刘老师
 联系邮箱:medicine@swjtu.edu.cn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144号A座206室
 邮      编:610031